节气料理-四神汤的功效与做法-利湿健脾的夏至补汤

来到了坐着不动也会从脖子往上热起来的盛夏,决定煮四神汤调理一下上火的身体。

 

到中药行买了药包后才发现,原来一般喝到加了薏仁的四神汤,很多是抽换掉原本四神汤里的一味药材(成本好像有差),在家自己煮,就不换了,直接加一味薏仁,变成五神汤。

四神汤是哪「四神」

四神汤原本是乾隆下江南时水土不服、上吐下泻,当时治好乾隆的药方,「四臣子」中药药材:莲子、淮山、芡实、茯苓,等量比例1:1:1:1,加上猪肚熬煮(传统以形补形的概念),中医认为有利湿、健脾胃、顾肾补肺、养心安神、增强免疫力的功效,原本叫做四臣汤,因为「臣」跟「神」的台语发音是一样的,所以慢慢变成四神汤了。

 

一般外面买到的四神汤会加猪肠当配料,个人不爱猪肠,猪肚不太会挑,所以用容易取得的排骨来炖四神汤。加肉一起煮,是为了平衡掉四神的微微涩味,会比较顺口。

 

四神汤没什么副作用,比较偏向「食疗」,所以其实比例可以自己调整,喜欢吃莲子或山药,可以多加一点,大约 莲子:淮山:芡实:茯苓=6:6:4:4

四神汤药材各自有什么特色

淮山

 

淮山其实是山药的一种,中医认为,新鲜淮山可以补阴生津,通常是作为食材,干燥处理过的淮山则有健脾益气止泻的功效,中药行的药材就是这种干燥过的山药。

 

煮四神汤时,两种都可以加,不过新鲜山药还有一个很棒的优点,就是它有黏稠的糖蛋白,可以保护胃部黏膜,‭‬帮助消化,如果久煮就吃不到了,如果选择加新鲜山药,最好等到汤熬好了,最后煮滚再切片加入。

 

茯苓

 

茯苓是一种真菌类,外皮深褐色内部白色,喜欢长在松树周围,中医里茯苓的皮跟肉功能是不一样的,茯苓皮去湿健胃,茯苓肉补脾胃、补肺,煮四神汤的一般是用白色的茯苓肉,茯苓的口感干涩,下锅前先扳成小块,煮好让它化在汤里,就不会影响口感了。

 

另外有一种长得很像的土茯苓,很容易搞混,不过土茯苓是根茎类植物,功能是清热解毒、消炎,如果是每项药材单独买,要注意不要买错了。

 

莲子

 

中医里,莲子对脾脏、心脏、肾脏很有帮助,可以补脾止泻、清心养神益肾。一般买到莲子后,要检查一下有没有去掉中间绿色的莲子芯,莲子芯要去掉再熬四神汤,不然会让四神汤变得比较寒,不能喝太多,吃莲子时咬到也会苦。

 

芡实

 

芡实又名叫鸡头子,是一种睡莲的成熟种子,因为很硬,通常会捣碎再熬煮,中医认为它有「益肾固精,健脾止泻,除湿止带」的功效。

 

+薏仁

 

又叫做薏苡、苡米,中医认为「性味甘淡微寒、利水消肿、健脾去湿、舒筋除痹、清热排脓」,跟珍珠薏仁(大麦仁)是不一样的,大麦仁是另一种植物了,跟薏仁的特性就不一样了,买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买错了。

 

另外有一种红薏仁,是精制程度比较低的薏仁,如果一般薏仁是白米,红薏仁就是糙米吧,保留了比较多养分,但纤维也比较粗糙,需要熬煮更久。

对了,薏仁偏寒,怀孕初期的准妈妈不能吃喔!

四神汤参考食谱

材料

这次的食材纪录,大约可以煮10人份,加了比较多薏仁和排骨

 

约22.5g 莲子 (6钱)

约22.5g 淮山 (6钱)

约15g 芡实 (4钱)

约15g 茯苓 (4钱)

约50g 薏仁

 

1 kg 排骨

 

约30ml 米酒

约1.5L 水(装入所有材料后,加水到压力锅最高的水位线,约2/3的高度)

 

做法

 

其实也可以直接全部丢压力锅,跟我一样有点偷懒的人可以参考下面做法

 

  1. 除了排骨以外的所有材料,冲洗过泡水2小时以上,泡好后我会沥掉混浊的水。下图是第一次压力锅煮好的样子,因为这次只有先浸泡种子类,山药没有煮很透,下次还是一起先浸泡后再煮比较好。

 

  1. 排骨稍微冲洗掉血水,加冷水煮到微滚,比较不会有腥味。

 

  1. 所有材料加到压力锅中火煮到红线升起,转小火再煮10分钟,关火让压力阀自然降下来,完全放凉再打开。

 

  1. 取出排骨,让四神汤表面是平面的状态,冷藏让猪油凝固,比较好捞掉(所以最好要吃的前一晚煮好)。

 

  1. 要吃的时候再把排骨加入,煮滚调味。

 

四神汤一年四季都可以喝,夏天就算汤有点凉掉也是好喝的。闷热的夏天,容易没胃口不想吃饭,直接喝一碗排骨四神汤配个烫青菜就可以当一餐,有饱足感也很方便。粽子节吃太多难消化的粽子,搭配四神汤也很不错唷(喝汤就好,要注意淀粉总量)!

THE END